“试衣员”兼职圈套:赚的几百元没焐热就被骗走几万元
赚的几百元没焐热就上圈套走几万元<\/strong><\/p>\n\n
记者查询“试衣员”兼职骗局<\/strong><\/p>\n\n
□ 本报记者 赵 丽<\/p>\n\n
□ 本报实习生 谭兰惠<\/p>
\n\n<\/td><\/tr><\/tbody><\/table>\n\n
“成为试衣员免费收各种快递”“时刻自在月入上万元”……近段时刻,在一些交际途径和短视频途径上,刮了起一股“试衣员”兼职风。<\/p>\n\n 但是,多位网友近来向《法治日报》记者反映,自己掉进了兼职“试衣员”的欺欺诈局。据介绍,不法分子先给受害人供给一些金额不大的使命并很快结算费用,获取受害人信赖后,再组织刷单等各种使命且触及的金额越来越大,又设置障碍无法提现,使受害人越陷越深。<\/p>\n\n 来自山东青岛的林女士向记者回想说,自己是收到某短视频途径推送的“寄拍试衣师”报名链接广告,抱着兼职赚零花钱的心态报了名,依照客服指引注册了一款App,被拉进了一个接单群。<\/p>\n\n “刚进群,客服就转了20元邮费给我,说邮费他们出,并在几天后寄来了衣服让我拍‘买家秀’上传,使命完结的很顺畅,我也拿到了费用。”林女士说,由于“试衣”进程比较长,客服就提示她期间能够“刷单”挣钱。<\/p>\n\n 刚开始是接“新人认购单”,每单费用2.8元,使命很简单,便是重视网店、进行谈论等,林女士轻松完结。<\/p>\n\n 就这样,没几天,林女士赚了几十元,也逐步放松了警觉。<\/p>\n\n 紧接着,客服提出林女士完结查核,能够接“职工认购单”了,不只每单费用提高到5.8元,还有本金20%的返利。具体操作是:林女士先出钱下单拍下衣服,作出好评,然后商家再把本金、返利、接单费用等转账给她。认购金额分为5档,分别是101元、505元、1001元、3003元和5005元。<\/p>\n\n 第一天,林女士挣了300元,提现成功。<\/p>\n\n 第二天,林女士被客服奉告没有小金额单了,所以她挑选了一单3003元的。之后她被拉进一个5人交际群,群里的“指导员”让我们一同操作拼个大单。付出完3003元没一瞬间,群里忽然有人说自己操作失误,导致未能下单成功,且我们付出的3003元均被“冻住”。<\/p>\n\n 怎样冻结?“指导员”说得再请求一个“复合单”,需求每人付出13680元。关于这笔钱,其时的林女士很焦虑,加上群里其他人的敦促,她一会儿“乱了阵脚”。<\/p>\n\n “其时只想把现已投进去的钱弄出来,人家说什么我就信什么。”林女士回想道,付出了13680元后,提现又呈现了问题,还得请求一个需求每人付出2.8万元的新单。<\/p>\n\n 等林女士意识到群里其他人或许是托、自己或许上圈套时,她现已付出了4.5万元。林女士向客服提出疑问,当即被拉黑并踢出了群。<\/p>\n\n 与林女士有相似遭受的人并不少,阅历的欺诈方法迥然不同。有的受害者称,在正式成为“试衣员”之前还交了一笔数百元的入会费;还有的受害者被要求去拉人头,“拉一个人分230元”。<\/p>\n\n 记者查询发现,受害者以在校大学生和“宝妈”为主,年纪会集在20岁至40岁之间,首要是在网络途径上获取的产品试用或服装寄拍的招聘信息。<\/p>\n\n 5月17日,记者在多个网络途径查找“试衣员”时,页面都跳出了反诈提示:网络求职须慎重,请勿轻信生疏人传递的兼职、副业信息,切勿掉入欺诈圈套。此前,部分广告账号也被途径封号。记者从多名受害人处得悉,当地警方已对他们的报案立案侦查。<\/p>\n\n “我在派出所做信息收集时遇到一个大姐,也是做相似网络兼职的,上圈套了40多万元,并且其间一大部分仍是借款。”林女士说,这种“认购单”其实便是往对方的账户汇款,只要钱一到账,欺诈团伙立马搬运,有的团伙还在境外,所以钱很难追回来。<\/p>\n\n 关于短视频途径呈现的涉诈行为,甘肃省反诈中心5月6日发布预警称,跟着短视频的日趋炽热,不少骗子瞄准了这块“肥肉”,乘机施行各类欺诈。首要欺诈方法有:<\/p>\n\n 经过短视频途径发布兼职广告,受害人增加对方为老友后,对方以“刷短视频能够挣钱”为由,诱惑受害人在虚拟网站进行刷单。待受害人屡次充值转账后,却无法提现。<\/p>\n\n 经过短视频途径私信联络人,逐步和受害人开展成男女朋友,以自己“有途径能够协助受害人挣钱”为由,拐骗受害人在生疏网站进行出资赌博,受害人屡次出资后却无法提现,对方也失掉联络。<\/p>\n\n 欺诈分子假充短视频购物途径客服,奉告受害人其购买的物品质检不合格,要进行退款事务,拐骗受害人在生疏网址内填入自己个人信息及短信验证码,随即转走受害人账户内的资金等。<\/p>\n\n 对此,甘肃省反诈中心提示顾客,观看短视频时切勿信任虚伪广告、勿增加生疏老友、生疏来电不接听、生疏群聊及时退出。但凡邀请您刷单或许出资理财的都是骗子。如若接到自称是途径客服的来电,请和途径后台正规客服联络核实。请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,为您的手机加一层安全保证。如遇欺诈,请当即拨打报警电话。<\/p>\n\n 记者发现,还有不法分子将目光瞄准那些网络欺诈的受害者,宣称付出必定费用就能帮其追回钱款。“我把上圈套阅历发到网络途径上,几天后有人私信说能帮我追回上圈套的钱款。”来自海南海口的刘女士说,没过多久,途径显现那个人的账号反常,现已被约束登录了。<\/p>\n\n 现在,在相关短视频途径上查找“试衣员”,查找成果首位为国家反诈中心反诈宣扬短视频,查找成果下方还会呈现“谨防欺诈圈套”提示信息。多名上圈套网友表明,期望途径能严厉审阅,承当监管责任。<\/p> 【修改:叶攀】 <\/span><\/div><\/div>
|